大众新闻网
登录 |  注册
浏览位置:大众新闻网 > 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复原“人民教育家”卫兴华书房

时间:2025年03月10日 20:46   来源:网络   浏览量:5384   
中国人民大学复原“人民教育家”卫兴华书房

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经济学部楼203房间,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悄然展开——卫兴华教授生平实物、藏书、珍贵手稿等捐赠仪式暨书房场景复原特展举行。

书房生动讲述了卫兴华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不懈奋斗。书架上陈列的40余部著作、千余篇论文手稿,记录了他从对苏联教科书权威进行批判性思考到开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学术轨迹。

复原卫兴华书房,是一项历时数月的“考古式”工程。人大博物馆联合通州校区管理部、校史馆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与卫兴华教授亲属反复沟通细节。从每一本书的摆放位置到每张照片的悬挂角度,皆一一标记,力求1:1精准复刻。

“在书房场景复原区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楼道公共空间,推出了人民教育家卫兴华书房场景复原特展,以此彰显卫兴华教授治学育人的成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李贞实介绍。

几十年来,卫兴华笔耕不辍,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等文章近1000篇,出版《走进马克思经济学殿堂》等著作40多部,成为中国最多产的经济学家之一。书房中的每一本书、每一张稿纸,都在诉说着昼夜不息的学术长征。

卫兴华的书房,是治学的阵地,更是育人的殿堂。他用力最沉、追求最深的,是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批内心有崇高信仰的经济学人。

90岁高龄时,卫兴华仍坚持每隔一两周为博士生上专题讨论课,每次一讲便是两三个小时。他拒绝“发挥余热”之说,坚称自己“仍在燃烧”。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经济学家洪银兴是他的首批博士生之一,回忆起2019年5月探病的情景,他仍感慨万千:“老师抓住我的手,讲了半个多小时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经济理论,还念叨着要拼尽全力再写一篇正本清源的文章。身体稍有好转,他便在病床上赶写初稿,最终在生命最后一刻完成了2万字的理论遗作。”

“卫兴华教授的书房,是他治学风范的生动见证,更是教育家精神的集中体现。希望每一位走进这间书房的人都能感悟到卫兴华教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忱之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治学风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今后学校还将陆续复原吴玉章、成仿吾等红色教育家的办公室,高铭暄等人民教育家的书房,让教育家精神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内容
  • 麦格纳斯太尔或为小鹏、广汽代工,迎来新契机

    麦格纳斯太尔或为小鹏、广汽代

  • 智能教育硬件升级赋能个性化学习新体验

    智能教育硬件升级赋能个性化学

  • 美食节开幕各地特色美食齐聚引得食客竞相青睐

    美食节开幕各地特色美食齐聚引

  • 上海交大2025本科扩招聚焦前沿新兴领域展担当

    上海交大2025本科扩招聚焦

  • 高校开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引发广泛关注热潮

    高校开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引发

  • ​破解星际迷雾!科学家绘制银河系“尘埃地图”

    ​破解星际迷雾!科学家绘制银

热门
  • 上海浦创: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座舱技术创新与增长齐飞

    上海浦创:2025年第二季度